王玉玲博士深度剖析中医定义与传统困境
所谓中医,其实是为了区别于西医来说的,中医和西医在病情的诊断、治疗方面有非常大的差别,要明白中医,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医学,让我一起来听听北京神康康复医院王玉玲博士的解读。
一、什么是医学?
医学是研究人体健康、疾病和疾病发生、发展与转归的科学体系,是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、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。医学与自然科学(如生物学、物理学、化学)和社会科学有着密切联系,汇集着多个学科领域的成熟技术,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。医学分为现代医学(即我们通常说的西医学)和传统医学(包括中医学、藏医学、蒙医学等)。
二、中医是起源于中国的古老医学
中医是一门科学,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科学。中医的理论包括阴阳、五行、经络、藏象、气血、津液理论等,中医理论来自中国古典的科学宝典《易经》。
中医理论来自《易经》,临床来自《黄帝内经》,王玉玲博士解读了中医理论,发展了中医技术,撰写了《生物电医学与中医》,其实它的现代名字就叫《现代中医》。
中医给人的感觉是神秘、神奇,许多的疑难杂症在中医面前似乎都能迎刃而解,但很多时候又感觉很无力,好像没什么用,这让大家在看病时常常陷入两难,到底是看西医好还是看中医好呢?下面我们继续来看看王玉玲博士对此问题的解读,就能明白为什么中西医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受。
三、传统中医的困惑
1.没有明确划分人体物质组成的双重性
中医对人体物质的认知已经达到了完美,充分认知人体的二元性,但是,没有具体划分人体二元性的具体内容。由此,中医的理论、诊断技术和治疗技术没有准确性。
2.中医理论与体内物质没有明确关系
中医理论中的医学术语没有与人体的组成对应,因此,在临床应用过程中,就无法形成统一的标准。我们不知道阴和阳指什么,也不找经络的本质是什么,甚至不知道天人合一是什么原理等等,因此,争议的发展就找不到出路。
经过多年的潜心专研,王玉玲博士发现的生物电循环是人体认知的基础,更是一切症状与功能的物质基础,由此为中医理论的物质化打开了大门,是中医研究与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。欢迎大家继续关注王玉玲博士解读中医。